郑州大学5人入选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5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获选人员名单,对入选人员进行了公示,郑州大学共有5人入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张宁
出生年月:1996.06
合作导师:刘炯天 教授
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本情况: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小分子转化与电化学金属分离技术。迄今以第一/共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Nat. Commun.等SCI论文1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
王锟
出生年月:1994.03
合作导师:冯虎教授
流动站:土木工程
基本情况:博士毕业于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研究方向为水泥基材料微结构调控机理。至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JCR1区论文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项荣誉。
许耀群
出生年月:1993.05
合作导师:胡少伟教授
流动站:水利工程
基本情况:博士毕业于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坝混凝土损伤断裂演变与测试技术。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含SCI/EI论文9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4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已授权4项。曾获郑州大学雪迪龙奖学金、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多次获得郑州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水科院研究生学术论坛最佳宣讲人、优秀报告人等荣誉。
秦金旭
出生年月:1996.11
合作导师:单崇新教授
流动站:物理学
基本情况:博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学院金刚石材料与器件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纳米材料的负光电导效应与传感应用。至今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Energy、Advanced Science和Nano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7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郑州大学优秀成果奖,郑州大学优秀生源奖等多项荣誉。
卜锦涛
出生年月:1997.03
合作导师:陈刚教授
流动站: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
基本情况: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基于超冷离子的非平衡热力学和量子算法模拟的实验研究。至今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三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一篇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及一篇Physical Review Applied。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和三好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奖励。
博新计划作为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每人每年28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国家资助期为2年,另每人一次性配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